個人簡介
「尼誕.達給伐歷」出生於屏東縣三地門鄉大社村(達瓦蘭部落),一個在都市叢林間翻滾多年後回到部落尋根,找回自己面貌的青年。大家習慣喚他:達給(Daki)
細看達給的作品,雖然怎麼看都很具有原住民藝術的風味,但實際上大多數的作品本身並沒有很明確的符號去指明這是件「原住民藝術」或「排灣族藝術」,他自己並不堅持在作品上必須具有文化辨識的標籤,「因為我就是原住民,怎麼做都是原住民的作品。」達給的作品多是從自身經驗出發,而他的經驗又與自身的文化緊密的融合在一起時,也就自然而然的作出「很原住民」的作品了。
達給覺得自己很慶幸,雖然很早就離開家鄉,但並沒有忘記母語,使得他能跟族裡的老一輩人家溝通,獲得許多寶貴的文化經驗,他更打算從追溯家族歷史開始,用藝術呈現出家族的故事。達給覺得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歷史文化若不及早紀錄,知道的人消失後,後世就再也無從得知自身與過去的聯繫了。
深刻感受到對於傳統,既是熟悉又陌生的焦慮與茫然感,達給本身並不多話,總在靦腆的笑靨裡,看到「真」,也在專注雕塑的神情中,感受到他的熱情,如同焊接迸出的火花般,將滿腔的理想與思緒,在一聲聲的敲打、一次次的撞擊中,表現出獨特的線條與感覺。他的個性在作品上表露無遺、樸實無華純然的紋路,不帶贅語光滑似水濺拋物線的線條,剛毅的材質是堅定的理念。沒有很複雜的創作理念,就只是很簡單地反應出從小時候一直到現在,在部落、城市所過的生活、看到的事情。
達給擅長多種材料之運用,在接觸了多年木雕、石雕後,近年來則開始以鋼雕創作為主,不僅僅是一位鐵雕工作者,他對於自然的尊敬,不為自己擁有技能自豪,反而帶著謙虛,更是一位希望透過自己的方法來訴說心情及故事的藝術家、原住民風格明顯且質樸。
獲獎記錄
2004 九十三年度全國原住民木雕獎比賽–優選
2005 高雄市原住民主題公園第三期工程–原住民藝術創作競圖比賽第一名
2008 臺灣原住民原藝木雕競賽–金質獎
創作經歷
2002 金樽海灘(意識部落)漂流木裝置藝術展
2002 良原美藝全國原住民工藝聯展
2003 達瓦蘭部落藝術創作聯展
2003 花蓮國際原住民漂流木創作營---現場創作藝術家
2003 「夏木雕情」原住民雕塑藝術聯展
2003 「冬飾繪影」原住民傢俱藝術聯展
2004 高雄市原住民委員會「祖靈的解離與重聚」聯展
2004 九十三年度全國原住民木雕獎比賽–優選
2005 高雄市原住民主題公園第三期工程–原住民藝術創作競圖比賽第一名
2005 原藝重現–當代原住民藝術創作展
2006 高雄國際南島文化博覽會藝術創作交流展–「神鴉,百步蛇與海洋」現場藝術創作
2006 文建會公共空間藝術再造計畫「PALAFANG與我相遇」–花蓮縣港口村駐村創作
2007 屏東縣熱博花海遮陽架景觀工程藝術創作
2008 屏東市族群音樂館老樹主幹裝置藝術–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委託創作
2008 屏東縣「幸福屏東」藝術裝置–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委託製作
2008 屏東藝術季–南二高橋墩創作「穿越流.動的夢想」
2008 高雄市原住民主題公園開闢第三期工程公共藝術設置案–創作作品「傳承」
2008 臺灣原住民原藝木雕競賽–金質獎
2009 蘭潭大雅商圈(嘉義228公園)鋼雕意象創作
2009 「2009國際木雕藝術創作營」(三義)–現場創作藝術家
2010 屏東美術館聯展「穿越南國–屏東地區美術發展探索」